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简介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音乐与舞蹈学院是中国-东盟艺术学院下设三个学院之一,前身为创建于2005年的成都大学艺术学院,2017年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成立,在原有音乐舞蹈系基础上成立音乐与舞蹈学院。

 

学院现有本科、研究生、留学生共700人,开设音乐表演、舞蹈表演、音乐教育三个本科专业,专业方向包括声乐(美声、民族、通俗)、器乐(钢琴、小提琴、小号、扬琴、长笛、琵琶、二胡)、民族民间舞等。学院2014年起招收音乐表演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包括声乐、钢琴和音乐教育三个方向。学生多次在中国音乐金钟奖、孔雀杯高等院校声乐展演、美国联邦钢琴公开赛(亚太区)等国内外专业赛事中获得大奖。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院聘请舞蹈家沈培艺为名誉院长,歌唱家刘和刚为特聘院长、姜丽娜为特聘学术院长、吕宏伟为特聘副院长,现有专任教师58人,教授8人,副教授17人,博士(含在读)24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2人,双师型教师2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优课评审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1人,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育学类专业、音乐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各1人,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

 

学院研究成果丰厚,原创音乐剧《红梅花开》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该音乐剧于2021年6月在成都东盟艺术中心和自贡盐都大剧院进行了首轮演出,受到了众多观众以及评论家们的好评,随后在第六届“音乐剧学院奖”中获得“优秀表演团队奖”、“最佳音乐剧女演员奖”多项殊荣。2022年8月学院市级科研平台“成都市非遗舞蹈科普平台”由成都市科技局立项并授牌。2022年承担四川省教育厅重大课题“新时代中小学美育评价体系研究”。此外,学院设有中国-东盟舞蹈研究中心、基础音乐教育研究中心、蜀派古琴研究中心、中国民族音乐剧研究中心等平台,近年来教师先后承担教育部课题6项、厅局级课题39项,科研到账经费近400万,发表学术论文352篇,其中AHCI1篇,CSSCI 9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及中文核心38篇,专著及教材24部,获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一等奖1项、最佳教学设计单项奖1项,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奖3项,四川省哲学社科成果三等奖1项,成都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学院抢占中国民族男高音学科高地,开设郁钧剑民族声乐高研班,连续两届有5名学员获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在成都市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2019年学院成立了成都大学生合唱团,合唱团参加国内外专业赛事屡获佳绩,获第十届世界和平合唱节金奖和最佳作品奖、第十届中国魅力校园合唱节一等奖。

 

学院始终坚持高点起步、高位发展,突出“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三大特色,面向东盟、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积极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艺术教育与合作、多元文化与交流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致力打造“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合作新平台,服务成都市西部文创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建设。

 

学院围绕成都市建设“国际音乐之都”战略,积极服务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产业升级。与成都市合作共建研究基地,共同开展一带一路文创研究;与中国舞蹈家协会合作开展“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以“双实践”育人为载体,结合高雅艺术进校园、志愿服务、送文艺下基层、慰问大运村建设者等主题,以音乐会或文艺演出形式,传播高雅艺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院将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规范化建设和特色化发展同步进行,“四个回归”与“变道超车”并重,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内知名、区域一流的国际化、特色化、集约化的音乐舞蹈学院。


(更新于202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