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美育浸润】科技赋能传统,智慧激活非遗——人工智能赋能非遗舞蹈的当代传承讲座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05-09 16:38:10|浏览人次:

为进一步推动非遗舞蹈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让非遗舞蹈“活”起来、“传”下去,2025年5月9日,“人工智能赋能非遗舞蹈的当代传承”讲座在东盟小礼堂A1018准时开讲。本次讲座吸引了众多来自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影视与动画学院等众多对非遗文化与人工智能融合感兴趣的学生参会,覆盖师生约200余人。



讲座伊始,中国非遗舞蹈传播第一人、学院副院长何洋托美次仁亲自莅临非遗舞蹈传习所,向传承人学习非遗舞蹈,并通过视频向同学们展示了“登嘎甘㑇”和“博巴森根”的舞蹈教学以及这背后的文化底蕴。何院从舞蹈动作、服饰特色、历史渊源等角度,生动阐释了两种舞蹈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与精神内涵,强调了数字化时代非遗活态传承的紧迫性与创新路径。



随后,学院科研办主任、AIGC 实验中心主任林老师围绕“AI赋能音乐舞蹈技术创新与创业机遇”展开专题演讲,她结合全球案例,分析了人工智能在舞蹈动作捕捉、音乐生成、虚拟排练等领域的突破性应用,并指出:AI不仅能提升非遗舞蹈的记录精度与传播效率,更能通过创意交互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催生文化科技融合的新业态。



讲座最后,学院AIGC实验中心骨干教师,省级AIGC创新性实验项目核心成员王老师以“AI技术实操与创作赋能”为主题,从AI的有效提问、AI赋能艺术创作的流程以及AI学习与训练方法等三个维度开展分享。王老师指出:与其焦虑“被AI取代”,不如用心学好专业,做到“无法替代”。



此次讲座不仅是一场科技与艺术的对话,更是音乐与舞蹈学院在“非遗活态传承”与“跨学科创新”探索中的重要实践。人工智能为非遗舞蹈注入了当代生命力,也让传统艺术在数字化浪潮中焕发新声。未来,学院将继续推动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培养兼具文化底蕴与技术思维的新时代艺术人才,让非遗舞蹈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闪耀。